新聞中心
用首都標準擺脫“鄰避困境”
2020-04-29 09:32:00 作者:人民日報
“變了”!貴陽市烏當區的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業主們忍不住感慨,如今的小區鳥語花香,這兩年房價幾乎漲了一倍。
這在貴陽本應該是一種正常的情況,但誰能想到,五年前的保利春天可不是這樣。這一切,都是因為三公里外的高雁填埋場。
高檔小區旁邊卻是垃圾填埋場,業主們從入住開始便投入了對高雁填埋場的抗爭,五年之后,“春天”越來越靠近春天。
這在貴陽本應該是一種正常的情況,但誰能想到,五年前的保利春天可不是這樣。這一切,都是因為三公里外的高雁填埋場。
高檔小區旁邊卻是垃圾填埋場,業主們從入住開始便投入了對高雁填埋場的抗爭,五年之后,“春天”越來越靠近春天。
春天的幸福
呼吸著窗外的空氣,擺弄著手邊的綠植,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業主任廣山忍不住感嘆道:“終于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8年前,這可是個奢侈的愿望,就在距離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直線距離不過1000多米的地方,就是貴州有史以來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高雁填埋場,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位置就在高雁填埋場夏季的下風口。
現如今,高雁填埋場并沒有被搬遷或關閉,垃圾山下還多了幾棟小樓,距離填埋現場直線距離不足200米,卻聞不到一絲異味,這幾棟小樓屬于貴陽京環環保有限公司,是他們凈化了這里的空氣。
8年前,這可是個奢侈的愿望,就在距離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直線距離不過1000多米的地方,就是貴州有史以來最大的垃圾填埋場——高雁填埋場,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位置就在高雁填埋場夏季的下風口。
現如今,高雁填埋場并沒有被搬遷或關閉,垃圾山下還多了幾棟小樓,距離填埋現場直線距離不足200米,卻聞不到一絲異味,這幾棟小樓屬于貴陽京環環保有限公司,是他們凈化了這里的空氣。

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凈化車間里,設備的在輕聲吟唱,從覆蓋著防臭膜的收集池里抽取出墨汁一樣的滲濾液,經過生化處理,層層過濾出來的竟然跟喝的礦泉水一樣清亮透明。沿水東路繼續往前幾百米右邊又一條路上山,路的兩邊種著各種花木,地上是綠油油的草皮,初來乍到的人會以為進到了公園的大門,順著兩側有花木和草皮馬路再走兩百米,右邊就是沼氣凈化車間。窗明幾凈的廠房里,一色的現代化設備,兩名工裝干凈整潔的員工正盯著電子監視屏上的各種數據,從填埋堆里通過管道抽取的臭氣,經過加工,成了清潔能源輸送進入貴陽市民用燃氣管網。
再往上,就到了填埋頂部,站在歐陸風格的白帆布遮陽瞭望臺上,放眼望去,腳下的綠色覆蓋膜,延伸向遠方,那些曲線仿佛是層層綠色的梯田。作業現場的挖掘機、推土機以及覆膜的工人,正有條不紊的勞作。填埋場不遠處,就是污泥處理車間,一車車的生活污泥,在這里被分離、壓干、除臭,廢水進入滲濾液處理車間,殘渣被送入填埋場填埋。下山道路的右側,是過磅房和高大上的洗車場,從前一路散發臭氣的垃圾車,現在都被捂得嚴嚴實實的進來,并在這里稱重過磅。每一輛進入填埋場的垃圾車,在這里都要經過嚴格的清洗、除臭,以保證空車整潔干凈。
再往上,就到了填埋頂部,站在歐陸風格的白帆布遮陽瞭望臺上,放眼望去,腳下的綠色覆蓋膜,延伸向遠方,那些曲線仿佛是層層綠色的梯田。作業現場的挖掘機、推土機以及覆膜的工人,正有條不紊的勞作。填埋場不遠處,就是污泥處理車間,一車車的生活污泥,在這里被分離、壓干、除臭,廢水進入滲濾液處理車間,殘渣被送入填埋場填埋。下山道路的右側,是過磅房和高大上的洗車場,從前一路散發臭氣的垃圾車,現在都被捂得嚴嚴實實的進來,并在這里稱重過磅。每一輛進入填埋場的垃圾車,在這里都要經過嚴格的清洗、除臭,以保證空車整潔干凈。
保利春天曾讓高雁填埋場“撞了一下腰”
2001年,由國家、省、市發改部門批準建設的貴陽市高雁垃圾填埋場,歷經3年的建設,終于投入使用。
填埋場坐落在貴陽是烏當區高雁村境內,是貴州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1189畝,設計使用年限31年,日處理垃圾800噸。那時的填埋場只與一條運送垃圾的小馬路相通,半徑1公里內堪稱荒山野嶺,除了森林,就是鳥叫,偶爾也只有東鳳鎮的村民從距離填埋場百米開外的山間小路經過。按照國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應設在當地夏季主導的下風向,在人畜居棲點500米以外”的規定,顯然,高雁填埋場的選址是最理想也是最符合的。
但隨著城市的擴張,原屬荒郊野外的高雁附近也一夜之間熱鬧起來。與此相近的荒山野嶺中,保利春天、保利溫泉新城、城市山水等樓盤相繼開工,直線距離高雁一公里的貴州師范學院等項目也開始投建。與此同時,在遠離高雁的中心城區規劃居住50萬人的花果園項目、17萬人的中天未來方舟、12萬人的世紀城等一批項目也紛紛竣工和上馬,貴陽的城市人口空前暴漲。
填埋場坐落在貴陽是烏當區高雁村境內,是貴州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1189畝,設計使用年限31年,日處理垃圾800噸。那時的填埋場只與一條運送垃圾的小馬路相通,半徑1公里內堪稱荒山野嶺,除了森林,就是鳥叫,偶爾也只有東鳳鎮的村民從距離填埋場百米開外的山間小路經過。按照國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生活垃圾填埋場選址應設在當地夏季主導的下風向,在人畜居棲點500米以外”的規定,顯然,高雁填埋場的選址是最理想也是最符合的。
但隨著城市的擴張,原屬荒郊野外的高雁附近也一夜之間熱鬧起來。與此相近的荒山野嶺中,保利春天、保利溫泉新城、城市山水等樓盤相繼開工,直線距離高雁一公里的貴州師范學院等項目也開始投建。與此同時,在遠離高雁的中心城區規劃居住50萬人的花果園項目、17萬人的中天未來方舟、12萬人的世紀城等一批項目也紛紛竣工和上馬,貴陽的城市人口空前暴漲。

到2008年,高雁填埋場的垃圾收容量從原來設計的每天800噸,上升到了1000多噸,后來更是上升到了2000多噸,填埋場的裸露面越來越寬,貴陽市城市管理局開始接到高雁周圍市民關于臭氣污染的投訴。
2012年,保利春天大道一期竣工,面對德式建筑與歐式風格園林完美搭配、時尚大氣的小區新樓,業主們歡天喜地,紛紛裝修和入住。2013年,50多歲的任廣山入住保利春天大道小區,高德地圖顯示,這里到高雁垃圾填埋場2.7公里,通暢時,駕車時間6分鐘,直線距離不過1000多米,處于高雁填埋場夏季的下風口。
任廣山說,買房時沒覺得這里有異味,裝修的時候估計是裝修材料的氣味遮蔽了,也沒發現有異味。入住幾天之后,漸漸覺得家里整天有一股酸臭,于是他開始尋找臭源,將家里和小區一一否定后,他登上小區業主QQ群,一問才知道,此地不遠處就是高雁垃圾填埋場,籠罩在小區的酸臭味正是從那里發出來的。
任廣山這才想起,早上似乎有垃圾轉運車從小區大門外的馬路上經過。他發現每天從早晨5點開始,就陸陸續續有運垃圾的轉運車從門口經過,每天幾十上百輛朝著高雁方向去。車子也沒密封,一路開過一路惡臭彌漫。他沿著垃圾車前行的方向往前走,越往前越臭,馬路邊農民的自建房周圍也堆滿了各種各樣撿拾出來分類或未分類的固廢物資。走了大約兩公里多后,跟著沿路灑落的垃圾和不斷超越他的垃圾車,他看到了一條轉右邊上山的路,他捂著嘴和鼻子,強忍住刺鼻的惡臭,沿著山坡爬了大概一華里,終于看到了一片垃圾的海洋。
各種顏色混雜,晦暗而斑駁的垃圾海洋中,近千人影影綽綽,三五人一簇,十幾人一堆,在“海洋”中揮舞著鐵鉤、釘耙,彎腰撿拾著廢品。在他們中間,幾輛挖機、推土機在作業,把不斷到來的垃圾轉運車傾倒的垃圾推向“海洋”的外沿。剛進場的轉運車一傾倒,呼啦一聲周邊的人就圍上來哄搶“寶物”,車上、挖機和推土機的駕駛員不得不提高嗓門提醒注意安全。任廣山站著看了幾分鐘,惡臭陣陣襲來,直鉆心肺,終于他哇的一聲吐了,方才轉身快步下山。
從這一天起,任廣山也加入了漫長的抗議和投訴高雁臭氣的隊伍。寫信、打電話上訪,在自媒體和各大平臺網站發帖子叫屈。“保利春天”每家住戶窗戶下都掛著大大的“臭”字,連成一排,成為一道刺眼的“風景線”。
面對市民的反饋,貴陽市委市政府早就狠下決心要著力解決這一問題。但“別在我家后院”的“鄰避效應”以及民眾的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只要消息一出,所涉敏感區域的群眾就迅速反彈起來,比填埋場原址附近的居民反映更加敏感。搬遷、建焚燒廠都行,一提及選址,誰都不答應了。
2012年,保利春天大道一期竣工,面對德式建筑與歐式風格園林完美搭配、時尚大氣的小區新樓,業主們歡天喜地,紛紛裝修和入住。2013年,50多歲的任廣山入住保利春天大道小區,高德地圖顯示,這里到高雁垃圾填埋場2.7公里,通暢時,駕車時間6分鐘,直線距離不過1000多米,處于高雁填埋場夏季的下風口。
任廣山說,買房時沒覺得這里有異味,裝修的時候估計是裝修材料的氣味遮蔽了,也沒發現有異味。入住幾天之后,漸漸覺得家里整天有一股酸臭,于是他開始尋找臭源,將家里和小區一一否定后,他登上小區業主QQ群,一問才知道,此地不遠處就是高雁垃圾填埋場,籠罩在小區的酸臭味正是從那里發出來的。
任廣山這才想起,早上似乎有垃圾轉運車從小區大門外的馬路上經過。他發現每天從早晨5點開始,就陸陸續續有運垃圾的轉運車從門口經過,每天幾十上百輛朝著高雁方向去。車子也沒密封,一路開過一路惡臭彌漫。他沿著垃圾車前行的方向往前走,越往前越臭,馬路邊農民的自建房周圍也堆滿了各種各樣撿拾出來分類或未分類的固廢物資。走了大約兩公里多后,跟著沿路灑落的垃圾和不斷超越他的垃圾車,他看到了一條轉右邊上山的路,他捂著嘴和鼻子,強忍住刺鼻的惡臭,沿著山坡爬了大概一華里,終于看到了一片垃圾的海洋。
各種顏色混雜,晦暗而斑駁的垃圾海洋中,近千人影影綽綽,三五人一簇,十幾人一堆,在“海洋”中揮舞著鐵鉤、釘耙,彎腰撿拾著廢品。在他們中間,幾輛挖機、推土機在作業,把不斷到來的垃圾轉運車傾倒的垃圾推向“海洋”的外沿。剛進場的轉運車一傾倒,呼啦一聲周邊的人就圍上來哄搶“寶物”,車上、挖機和推土機的駕駛員不得不提高嗓門提醒注意安全。任廣山站著看了幾分鐘,惡臭陣陣襲來,直鉆心肺,終于他哇的一聲吐了,方才轉身快步下山。
從這一天起,任廣山也加入了漫長的抗議和投訴高雁臭氣的隊伍。寫信、打電話上訪,在自媒體和各大平臺網站發帖子叫屈。“保利春天”每家住戶窗戶下都掛著大大的“臭”字,連成一排,成為一道刺眼的“風景線”。
面對市民的反饋,貴陽市委市政府早就狠下決心要著力解決這一問題。但“別在我家后院”的“鄰避效應”以及民眾的維權意識日益增強,只要消息一出,所涉敏感區域的群眾就迅速反彈起來,比填埋場原址附近的居民反映更加敏感。搬遷、建焚燒廠都行,一提及選址,誰都不答應了。
北環救急
2014年,花溪區浪風關的露天垃圾堆放場自燃,多次死灰復燃,北京環境衛生集團的專家受邀到場,徹底消滅了復燃隱患,覆蓋填埋、關閉了該垃圾堆放場。高雁填埋場也因此迎來了轉機。
貴州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務必切實抓好城鎮化高速推進中的垃圾處置問題,按照特大城市的標準,穩步推進市場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強化政府監管,解決管不清、效能低下的問題。于是,貴陽市關于垃圾處置的走訪、調研、考察、立項等,一路快馬加鞭、立行立辦。
2015年,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支突擊隊進駐了貴陽,他們帶來了集團公司下屬的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專為高雁填埋場量身訂制的技術方案和施工藍圖。該技術公司是取得20多項研發專利,在環境衛生城鎮固廢管理、處置行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此時,每天進入高雁的垃圾已經超過2400噸,原設計31年的使用年限,只剩下一年。
原計劃到貴陽高雁填埋場摸底半年的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陽京環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的王善鑫,不到一個月,就受不了了。“環境太惡劣,多年粗放型填埋帶來的工作量特別大,施工難度也特別高!”他說。
貴州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務必切實抓好城鎮化高速推進中的垃圾處置問題,按照特大城市的標準,穩步推進市場化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強化政府監管,解決管不清、效能低下的問題。于是,貴陽市關于垃圾處置的走訪、調研、考察、立項等,一路快馬加鞭、立行立辦。
2015年,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支突擊隊進駐了貴陽,他們帶來了集團公司下屬的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專為高雁填埋場量身訂制的技術方案和施工藍圖。該技術公司是取得20多項研發專利,在環境衛生城鎮固廢管理、處置行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此時,每天進入高雁的垃圾已經超過2400噸,原設計31年的使用年限,只剩下一年。
原計劃到貴陽高雁填埋場摸底半年的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陽京環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的王善鑫,不到一個月,就受不了了。“環境太惡劣,多年粗放型填埋帶來的工作量特別大,施工難度也特別高!”他說。

對于專業從事垃圾填埋的王善鑫來說,高雁填埋場刺鼻的臭味讓他都無法忍受。一周后,他患上了了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不得不去醫院吊瓶輸液。
其次是每天從城管局轉接過來的投訴電話,讓王善鑫倍感壓力,那電話是直接轉到他手機上的,有時晚上三四點鐘還有人打來,鬧得人沒法休息,任憑怎么解釋,都沒法安撫對方,有的干脆一接通就直接開罵。
加上省市區三級政府領導的重視,多重壓力下,現場作業的王善鑫們有些無所適從。
其次是每天從城管局轉接過來的投訴電話,讓王善鑫倍感壓力,那電話是直接轉到他手機上的,有時晚上三四點鐘還有人打來,鬧得人沒法休息,任憑怎么解釋,都沒法安撫對方,有的干脆一接通就直接開罵。
加上省市區三級政府領導的重視,多重壓力下,現場作業的王善鑫們有些無所適從。
真的勇士 “與臭共舞”
面對刺鼻的惡臭、居民的投訴、合格勞動力資源的一時匱乏等重重困難,以“首善要求、首都標準”為理念,以時傳祥精神為標桿的北環人沒有被壓倒。他們就一個字“干”!
突擊隊的張巖峰、王善鑫、吳斌……白天夜晚連軸轉,沒有節日沒有休息。正常情況下,每天一早5點就起床,套上工裝、穿上水靴,步行幾分鐘就到達填埋場施工區域,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點,還要把設備保養完畢才收工。
雖說他們身后有北環強大的科技支撐和施工藍圖,但就像一場戰役,后方的作戰方案只是大方向,現場具體的情況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譬如如何處置漏水、如何處理大泥坑、如何在垃圾山中開辟一條安全可靠又節能的道路、如何保證坡體斜度和質量、如何保證現場施工更加安全等等。只要設備能正常運行,操作設備的工作人員一天十幾個小時,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幾乎都待在設備上拼命的干。地面的施工管理人員,就不停地走、不停地轉,不停地想辦法處理現場問題。
早上5點就進入施工現場。早餐自然是沒時間吃了,有的兜里踹一個雞蛋、有的是一個饅頭,到了早餐飯點時,一邊干活一邊就著隨身帶的開水吃下去,算是早餐。有的干脆就什么也不帶,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午飯和晚飯都在現場解決,無論領導還是技術員亦或一線工人,大伙聚在一塊,防滲膜一鋪開,就是桌子。食堂送來的菜飯往上面一放,立馬開吃。
這么臭的環境能吃得下嗎?他們說,每天進場的個把小時臭得受不了,一個小時后就麻木了,聞不到臭味了。加上餓慌了,吃什么都香,哪還管得了那么多。
在現場他們聞不到臭,但可以看見自己有多臟,能感覺到水靴里進了滲濾液,能看到同事脖頸里、耳朵上到處都有垃圾碎屑,臉上、衣服上、手套上、安全帽上到處涂滿了黑色的垃圾。只有下了班,到了不臭的地方,才又漸漸聞到自己身上的臭,而且是越來越臭,臭不可聞。晚上回到宿舍,如果工作服不及時清洗,整個宿舍都會因此臭得難以入睡。洗澡的時候也總覺得沒洗干凈。
貴陽絕大多數的季節下雨是在晚上,這對于垃圾填埋場最要命的事情。一是白天剛筑起的邊坡坡體會因為雨水原因垮塌,二是雨水會導致覆膜的地方裂變,拉動覆蓋膜位移,造成雨水直接進入垃圾,造成滲濾液體量迅猛數倍增加,從而造成滲濾液處理車間無法及時處理。
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是5月份進駐貴陽高雁的,5、6、7三個月正好是貴陽的雨季,那段時間,雨情一旦發生,哪怕是凌晨兩三點鐘,都必須得起床,快速穿上雨衣、水鞋,拿上電筒飛快沖進現場。跟著覆膜的疊加處一趟一趟的仔細查看,直到把整個可能漏水的地方全部查看完,如雨量越來越小,則可以回到宿舍休息,如雨量還在繼續增加,就要繼續在現場觀察、巡查。一旦有漏水的地方,必須立即扛沙袋來壓住防滲膜,直到滴水不漏,萬無一失,才能往下一個點去繼續巡漏,這樣一干往往是一晚到亮。
6月的一個晚上,工作人員12點過才收工回到宿舍,精疲力盡的他們剛躺床上一會兒,窗外就嘩啦啦下起了雨,在大雨的沖刷下,凌晨1點左右,垃圾填埋場西面的坡體開始開裂下滑。發現情況后,在宿舍休息待命的20多號人都全副武裝跑步到達現場,在快速查看現場之后,搶險方案迅速確定,填土、挖溝、截流、堵水、覆膜、壓沙袋,大雨傾盆,險情在加大。與山洪搶時間,跟雨水比速度,跟裂縫距離賽跑,汗水從衣服往外滲,雨水和泥濘往臉上、脖頸上和袖口、水靴里灌。天亮的時候,雨停了,坡體保住了,山洪和雨水沒有滲入封閉層下,但突擊隊員們渾身浸透了汗水和雨水,全身上下涂滿了泥濘,在晨光下,除了兩排牙齒露出白色,渾身像泥猴一樣。
類似的通宵,他們不止一次。
突擊隊的張巖峰、王善鑫、吳斌……白天夜晚連軸轉,沒有節日沒有休息。正常情況下,每天一早5點就起床,套上工裝、穿上水靴,步行幾分鐘就到達填埋場施工區域,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點,還要把設備保養完畢才收工。
雖說他們身后有北環強大的科技支撐和施工藍圖,但就像一場戰役,后方的作戰方案只是大方向,現場具體的情況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譬如如何處置漏水、如何處理大泥坑、如何在垃圾山中開辟一條安全可靠又節能的道路、如何保證坡體斜度和質量、如何保證現場施工更加安全等等。只要設備能正常運行,操作設備的工作人員一天十幾個小時,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幾乎都待在設備上拼命的干。地面的施工管理人員,就不停地走、不停地轉,不停地想辦法處理現場問題。
早上5點就進入施工現場。早餐自然是沒時間吃了,有的兜里踹一個雞蛋、有的是一個饅頭,到了早餐飯點時,一邊干活一邊就著隨身帶的開水吃下去,算是早餐。有的干脆就什么也不帶,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午飯和晚飯都在現場解決,無論領導還是技術員亦或一線工人,大伙聚在一塊,防滲膜一鋪開,就是桌子。食堂送來的菜飯往上面一放,立馬開吃。
這么臭的環境能吃得下嗎?他們說,每天進場的個把小時臭得受不了,一個小時后就麻木了,聞不到臭味了。加上餓慌了,吃什么都香,哪還管得了那么多。
在現場他們聞不到臭,但可以看見自己有多臟,能感覺到水靴里進了滲濾液,能看到同事脖頸里、耳朵上到處都有垃圾碎屑,臉上、衣服上、手套上、安全帽上到處涂滿了黑色的垃圾。只有下了班,到了不臭的地方,才又漸漸聞到自己身上的臭,而且是越來越臭,臭不可聞。晚上回到宿舍,如果工作服不及時清洗,整個宿舍都會因此臭得難以入睡。洗澡的時候也總覺得沒洗干凈。
貴陽絕大多數的季節下雨是在晚上,這對于垃圾填埋場最要命的事情。一是白天剛筑起的邊坡坡體會因為雨水原因垮塌,二是雨水會導致覆膜的地方裂變,拉動覆蓋膜位移,造成雨水直接進入垃圾,造成滲濾液體量迅猛數倍增加,從而造成滲濾液處理車間無法及時處理。
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是5月份進駐貴陽高雁的,5、6、7三個月正好是貴陽的雨季,那段時間,雨情一旦發生,哪怕是凌晨兩三點鐘,都必須得起床,快速穿上雨衣、水鞋,拿上電筒飛快沖進現場。跟著覆膜的疊加處一趟一趟的仔細查看,直到把整個可能漏水的地方全部查看完,如雨量越來越小,則可以回到宿舍休息,如雨量還在繼續增加,就要繼續在現場觀察、巡查。一旦有漏水的地方,必須立即扛沙袋來壓住防滲膜,直到滴水不漏,萬無一失,才能往下一個點去繼續巡漏,這樣一干往往是一晚到亮。
6月的一個晚上,工作人員12點過才收工回到宿舍,精疲力盡的他們剛躺床上一會兒,窗外就嘩啦啦下起了雨,在大雨的沖刷下,凌晨1點左右,垃圾填埋場西面的坡體開始開裂下滑。發現情況后,在宿舍休息待命的20多號人都全副武裝跑步到達現場,在快速查看現場之后,搶險方案迅速確定,填土、挖溝、截流、堵水、覆膜、壓沙袋,大雨傾盆,險情在加大。與山洪搶時間,跟雨水比速度,跟裂縫距離賽跑,汗水從衣服往外滲,雨水和泥濘往臉上、脖頸上和袖口、水靴里灌。天亮的時候,雨停了,坡體保住了,山洪和雨水沒有滲入封閉層下,但突擊隊員們渾身浸透了汗水和雨水,全身上下涂滿了泥濘,在晨光下,除了兩排牙齒露出白色,渾身像泥猴一樣。
類似的通宵,他們不止一次。
首都標準開新花
到2016年夏天即將來臨之際,高雁粗放型大面積裸露的垃圾填埋場處置終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通過多措并舉,目前除臭工作取得明顯實效,臭味逸散得到明顯控制。同時,公司還完成西側危坡治理工作,徹底解決了西側危坡安全隱患。并積極開展一庫區西側庫底污泥治理,共處理污泥約25000立方米,鋪設防滲膜15萬平方米,消除了地下水污染的環境污染隱患。新建雨污分流系統,完成一庫區南側截洪溝建設480米,杜絕了垃圾滲濾液外流至南明河引起環境污染問題。
這個時節按照原來的情況正是市民投訴最多的時候,而這一年卻大不一樣,自春節前開始,投訴電話逐漸減少,此時時值天氣長時間升溫,卻很少接到市民投訴。
這個時節按照原來的情況正是市民投訴最多的時候,而這一年卻大不一樣,自春節前開始,投訴電話逐漸減少,此時時值天氣長時間升溫,卻很少接到市民投訴。

《貴陽晚報》、《貴州都市報》的記者先后來到高雁填埋場做了現場考察,對北環在高雁填埋場的工作予以肯定。其中《貴陽日報》在題為《探訪貴陽高雁垃圾場》的報道中提到:相比一年前,庫區“垃圾山”被壓得非常緊實,坡度也變得非常平緩。視線所及之處覆蓋著大片的藍色塑料膜,不再是觸目驚心的連片裸露垃圾景象。在悶熱的晴天,站在垃圾山旁邊,臭味已遠不像從前那樣刺鼻和令人頭疼。
垃圾處理了,惡臭大大減少,白天和夜晚散落在山垃圾山上的近千號“拾荒”人不見了,無處鄉關,有一定經驗又不怕吃苦的人,留了下來,跟負責高雁項目的貴州京環環保公司簽訂了用工合同,成了北京環境衛生集團這個大國企的員工。在協助地方政府清理“拾荒”人員的時候,北環貴州分公司把這些人招了進來,成了國企的正式員工。
垃圾處理了,惡臭大大減少,白天和夜晚散落在山垃圾山上的近千號“拾荒”人不見了,無處鄉關,有一定經驗又不怕吃苦的人,留了下來,跟負責高雁項目的貴州京環環保公司簽訂了用工合同,成了北京環境衛生集團這個大國企的員工。在協助地方政府清理“拾荒”人員的時候,北環貴州分公司把這些人招了進來,成了國企的正式員工。
不斷求變,盡到最大善意和努力
高雁填埋場在初戰告捷后,雖然贏得了市民和政府的點贊,但對于十多年來粗放型填埋,越是往后難度就越高,問題越具體,解決起來更加困難。一方面,隨著臭氣外逸的進一步減少,居民感覺閾限越來越敏感;另一方面,與日俱增的垃圾量,僅僅運輸過程中的逸散就成倍增加;隨著填埋坡體的不斷增高,填埋池越來越狹窄,造成揭開覆膜的時間越來越短,臭氣外逸的時間勢必增加;還來不及解決的二庫區污泥池,隨著時間推移臭氣越來越濃;早就設計的沼氣收集凈化入市車間還未落實。
如何盡快消除二庫區污泥散發的臭味,一度是高雁填埋場面臨的硬核問題,面對如此龐大體量的污泥,國內沒有任何先例在這么短的時間能夠治理成功。按照傳統的挖掘、運輸、進入污泥車間分離壓干工藝,要在一年時間解決如此大的體量,至少還需建幾十個現有規模的污泥處理車間,這顯然是無法實現。北環貴州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振宇反復揣摩,與工程技術人員反復討論后,提出“算術級分格加分離干燥劑原地攪拌處理法”。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北京環境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環保專家張巖峰等領導專家的認可,并迅速得以實施。偌大的污泥池,從1個作業面裂變成8個,速度提高了整整8倍。8倍速度加上夜以繼日的拼搏,到2018年夏天來臨的時候,二庫區的臭味徹底消失了。
如何盡快消除二庫區污泥散發的臭味,一度是高雁填埋場面臨的硬核問題,面對如此龐大體量的污泥,國內沒有任何先例在這么短的時間能夠治理成功。按照傳統的挖掘、運輸、進入污泥車間分離壓干工藝,要在一年時間解決如此大的體量,至少還需建幾十個現有規模的污泥處理車間,這顯然是無法實現。北環貴州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振宇反復揣摩,與工程技術人員反復討論后,提出“算術級分格加分離干燥劑原地攪拌處理法”。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北京環境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環保專家張巖峰等領導專家的認可,并迅速得以實施。偌大的污泥池,從1個作業面裂變成8個,速度提高了整整8倍。8倍速度加上夜以繼日的拼搏,到2018年夏天來臨的時候,二庫區的臭味徹底消失了。

在初戰告捷的基礎上,劉振宇率領團隊在貴州公司領導和專家的指導下迅速將沼氣收集凈化車間的項目推上議事日程,2017年底開始基建,搶抓各個環節。從設備安裝、調試到試運行,從運行組織架構、安全規程制訂再到員工的安全操作培訓。2018年10月,使高雁填埋場里孕藏了十余年的沼氣,變成了干凈的民用燃氣,接入了貴陽市民用燃氣管網。從這里每天生產的2萬方燃氣,可以滿足三四萬戶家庭的使用。
按照每天2400多噸的垃圾進場速度,原本2016年就會填滿的高雁填埋場,在北環人的手里,壽命得以延續。但每增高每增高10米填埋,填埋場面積就勢必減少近萬平米,到了2018年下半年,填埋場狹窄到了必須頻繁打開不足周期的覆蓋面,才能滿足大量進場的垃圾填埋。打開不足填埋周期的填埋反應堆上的覆蓋物,是填埋場作業中的大忌。因發酵反應未完成周期的反應堆,一旦打開,散發出來的氣體將是剛填埋時的數十倍。此時,臭氣外逸量再次引起了周邊居民的不滿。
面對現有問題,幾經研討后公司決定組織攻關小組走出去借鑒發達地區的填埋場好的經驗。于是他們組織了幾個骨干的學習小組連夜出發,飛赴深圳,去看看傳說中每天4500噸容量填埋場的先進技術。到了深圳羅湖下坪填埋場,面對人家每噸垃圾高得多的處理成本,成功的經驗無法復制,但卻得到了一些啟發。
面對未能完全沼化就打開的作業面,采用大功率風機,抽取臭氣,把抽出來的臭氣引進凈化過濾設備,凈化處理后再行排放。作業面除加大除臭劑噴灑外,路面每天分時段撒石灰,及時消解因車輪輾軋擠出的滲濾液揮發;在場區增加先進的洗車設備,既能保證北京環衛轉運車的車容車貌,又不至于因轉運車將臭氣帶出填埋場以外。
經過北京環衛人四年多的努力,高雁填埋場終于重現花香,傳說中的垃圾臭路,寬敞潔凈。“跟以前比較,現在好多了,一般情況都聞不到臭味,最近兩年來,也就那么幾次。有嗅覺靈敏的可能會多一點,但現在反映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程序也很通暢。他們負責高雁填埋場的貴陽京環環保有限公司在我們這里設立了值班室,只要有問題,直接就去值班室反映,他們那里有各種測量儀器,還有填埋場排放氣體的各種國家標準。一旦真的超標,他們都會實實在在做處理,你看現在不是挺好嘛!我相信會越來越好,大家也都這么認為的,你看我們小區的二手房,近兩年都漲了差不多原價的一倍了。”曾經以搬遷或關閉高雁填埋場為己任的任廣山也能安心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自由地呼吸了。
面對未能完全沼化就打開的作業面,采用大功率風機,抽取臭氣,把抽出來的臭氣引進凈化過濾設備,凈化處理后再行排放。作業面除加大除臭劑噴灑外,路面每天分時段撒石灰,及時消解因車輪輾軋擠出的滲濾液揮發;在場區增加先進的洗車設備,既能保證北京環衛轉運車的車容車貌,又不至于因轉運車將臭氣帶出填埋場以外。
經過北京環衛人四年多的努力,高雁填埋場終于重現花香,傳說中的垃圾臭路,寬敞潔凈。“跟以前比較,現在好多了,一般情況都聞不到臭味,最近兩年來,也就那么幾次。有嗅覺靈敏的可能會多一點,但現在反映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程序也很通暢。他們負責高雁填埋場的貴陽京環環保有限公司在我們這里設立了值班室,只要有問題,直接就去值班室反映,他們那里有各種測量儀器,還有填埋場排放氣體的各種國家標準。一旦真的超標,他們都會實實在在做處理,你看現在不是挺好嘛!我相信會越來越好,大家也都這么認為的,你看我們小區的二手房,近兩年都漲了差不多原價的一倍了。”曾經以搬遷或關閉高雁填埋場為己任的任廣山也能安心地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自由地呼吸了。